青脆李缀满枝头 师生共情助创业
——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导师团深入王明创业基地开展现场指导
七月的大巴山脚下,漫山遍野的青脆李挂满枝头,果香四溢。2025年7月5日,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王军、肖万林、文聪、李秀玲四位指导老师组成导师团队,专程来到巴山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,与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明走进“达州市蕴达种植专业合作社”青脆李种植基地,为其创业发展把脉问诊、传经送宝。

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种植基地,只见成片的李树郁郁葱葱,青脆李果实圆润饱满、长势喜人。王明远远望见熟悉的身影,快步迎上前去:“老师们,你们来得太及时了!今年青脆李将大丰收,我正想向你们请教销售和管理的新办法。”作为2023年毕业于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学生,王明正是在学校专业众创空间的孵化支持下,带着老师们传授的专业知识,成功创办“达州市蕴达种植专业合作社”和“宣汉蕴达种植专业合作社”,如今已发展成为当地颇具规模的青脆李种植基地。

导师们顾不上休息,立刻深入果园查看。文聪老师摘下一颗青脆李仔细端详,用专业工具测量果实糖度,分析道:“这批果子口感清脆、甜度达标,但要注意采收时的轻拿轻放,避免机械损伤影响品质。”肖万林老师则蹲在树下,检查土壤墒情和根系生长情况,提醒王明:“近期雨水较多,要加强果园排水,同时做好病虫害绿色防控。”

在随后的现场研讨会上,李秀玲老师结合市场需求,为合作社的销售策略出谋划策:“除了传统的批发渠道,要利用短视频平台做好品牌宣传,开展‘青脆李采摘体验游’,打造农旅融合新亮点。”王军老师则从合作社的长远发展着眼,建议王明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,引入新技术提升青脆李的保鲜期和深加工能力。王明一边认真聆听和思考,一边兴奋地分享创业成果:“目前两个合作社种植面积已达300余亩,带动周边80多户农户参与种植,今年预计产量突破40万斤!”

从校园里的创业构想,到果园里的累累硕果,这场跨越两年的师生之约,见证了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。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“扶上马、送一程”的创业帮扶理念,通过持续的技术指导和资源对接,助力毕业生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建功立业。相信在师生携手努力下,王明的青脆李创业之路将越走越宽广,为当地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贡献更多力量。(王军 撰稿)
